
您當前的位置:茶葉學堂 |
陸游烹茶
日期:2010-11-16
瀏覽:7254
陸游(1125—1210年),宇務觀,號放翁,山陰 (今浙江紹興)人。他是南宋一位愛國大詩人,也是一位嗜茶詩人。陸游的一部《劍南詩稿》,存詩九千三百多首,他自言,“六十年間萬首詩”。人們在這些詩中看到的,首先是詩人一生不忘統一,雪恥御侮,收復失地的戰斗精神和報國決心:“壯心未與年懼老,死去猶能作 鬼雄!”“王師北定中原日,家祭無忘告乃翁!惫⒐⒋诵,至死不泯。 石帆山下白頭人,八十三回見早春。 自愛安閑忘寂寞,天將強健報清貧。 枯桐已露寧求識?敝帚當捐卻自珍。桑苧家風君勿笑,它年猶得作茶神。 這是陸游在開禧三年(公元1207年)春作的《八十三 吟》。這首七律一改其鐵馬橫戈,壯懷激烈的氣概,顯得平和而寧靜,充滿著閑適的心情。詩人置身茶鄉,只求承襲“茶神”陸羽(號桑苧)的家風,在汲泉品茗 之中,度過寂寞清貧的殘歲。陸游對茶一直懷有深情。他出生茶鄉,當過茶官,晚年又歸隱茶鄉。陸游 的晚年,由于政局、年齡、健康等各方面的原因,他已不可能再從事政治活動了,可對詩歌、書藝和茶一直沒有離棄過。他寫到茶的詩多達二百多首,為歷代詩人之冠。 陸游一生曾出仕福州,調任鎮江,又入蜀、赴贛,輾轉各地,使他得以有機會遍嘗各地名茶,并裁剪熔 鑄入詩!帮埬揖飘Y紛紛是,誰賞蒙山紫筍香。譽為 “人間第一”的四川蒙山茶,當然不是那些“飯囊”、 “酒甕”所能賞識的;“遙想解酲須底物,隆興第一壑源春”,要解得經宿飲酒之醒,非福建的壑源春不可; “焚香細讀斜川集,候火親烹顧渚春!卑樽x蘇過(蘇 軾之子,世稱小坡)的《斜川集》,其過于有一杯浙江 長興的顧渚茶;詩人最喜歡的還是家鄉紹興的日鑄 茶,有詩曰:“我是江南桑苧家,汲泉閑品故園茶!比砧T茶宋時已列為貢茶,因此陸游珍愛異常,烹煮十分講究,所謂“囊中日鑄傳天下,不是名泉不合嘗”,“汲 泉煮日鑄,舌本方味永”。日鑄務必烹以名泉,方能香久味永。此外,還有許多鄉間民俗的茶飲,陸游在詩 中多有記述,有湖北的榮萸茶:“峽人住多楚人少,土鐺爭餉茱萸茶”;有四川的土茗:“東來坐閱七寒暑,未嘗舉箸忘吾蜀。何時一飽與子同,更煎土茗浮甘 菊”,還有家鄉的橄欖茶:“寒泉自換草蒲水,活火閑煎橄欖茶”,等等。 陸游諳熟茶的烹飲之道。他總是以自己動手烹茶為樂事,一再在詩中自述:“歸來何事添幽致,小灶燈前自煮茶”,“山童亦睡熟,汲水自煎茗”,“名泉不負吾兒意,一掬丁坑手自煎”,“雪液清甘漲井泉,自攜茶灶就烹煎”…… 陸游還會玩當時流行的“分茶”。這是一種技巧很高的烹茶游藝,不是尋常的品茶、別茶,也不同于斗茶。宋代把茶制成團餅,稱為龍團、鳳餅。沖泡時 “輾茶為末,注之以湯,以筅擊拂”,此時茶盞面上的 湯紋水脈會幻變出各式圖樣來,若山水云霧,狀花鳥蟲魚,類畫圖,如草書,有“水丹青”之稱。陸游在詩中 多次提到過“分茶”!妒枭綎|堂晝眠》曰:“飯飽眼 欲閉,心閑身自安……吾兒解原夢,為我轉云團!痹姾笥幸粭l自注;“是日約子分茶!痹娮饔诖疚跗吣 (公元1180年),那年陸游在撫州(今江西臨川)任江 南西路平茶鹽公事。這是一個主管錢糧倉庫和茶鹽專賣事業的官員。陸約,是陸游的第五子,這年只十五歲。父子兩人同玩分茶,頗有點閑情致致。六年之后,淳熙十三年(公元1186年)春,陸游奉宋孝宗 趙所召,“騎馬客京華”,從家鄉山陰來到京都臨安 (今杭州)。那時,國家處在多事之秋,陸游一心殺敵立功,可宋孝宗卻把他當作一個吟風弄月的閑適詩人。他心里感到很失望。閑居無事,徒然以寫草書、玩分茶聊以自遣,作《臨安春雨初霽》詩記其事,有句云:“矮紙斜行閑作草,晴窗細乳戲分茶!边@次是懷著閑散和無聊的心情獨自玩分茶。 陸游愛茶嗜茶,是他生活和創作的需要。詩人特 別中意茶有驅滯破睡之功:“手碾新茶破睡昏”,“毫 盞雪濤驅滯思”。常常是煎茶熟時,正是句煉成際: “詩情森欲動,茶鼎煎正熟”,“香浮鼻觀煎茶熟,喜動 眉間煉句成”。他不僅“自置風爐北窗下,勒回睡思賦 新詩”,在家邊煮泉品茗,邊奮筆吟詠;而且外出也 “茶灶筆床猶自隨”,“幸有筆床茶灶在,孤舟更人剡 溪云“,真是一種官閑日永的情趣。晚年他更是以“飯 軟茶甘”為滿足。他說:“眼明身健何妨老,飯白茶甘不覺貧!痹凇对嚥琛吩娎,明白唱出;“難從陸羽毀茶論,寧和陶潛止酒詩!本瓶芍,茶不能缺。 “遙遙桑苧家風在,重補茶經又一編!标懹蔚脑伈柙娫~,實在也可算得一部“續茶經”。 |